Hi,长江三峡名轮旅游订票官网,欢迎您!
7X24th 值班客服:13699424669   |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0080-620   |   营销平台   |   手机端
景点汇集   |   Gathering of Scenic Spots

瘦西湖景区

本站网址:http://mvn.cn    发布日期:2024年9月5日    浏览次数:
瘦西湖景区 [9],全称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 [42],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大虹桥路28号,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子景区及核心精华部分,景区总面积168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32公顷,水域面积36公顷。 [7-10]
瘦西湖全长4.3千米,是由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不同时代的城濠连缀而成的带状景观,并始终与大运河保持着水源相通的互动关系。 [12]瘦西湖从隋唐开始,水系两岸陆续建园,及至清代康乾时期,由于康熙、乾隆两代帝王的六次南巡,造就了“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山盛况,形成瘦西湖园林基本格局。瘦西湖景区分布有徐园、小金山、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万花园、双峰云栈等名园胜迹,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 [10-11]
1988年,瘦西湖景区所在的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3]1999年,瘦西湖景区所在的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被列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9年,瘦西湖景区所在的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获得“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的称号,成为江苏省第一家获得该称号的风景名胜区。 [14]2010年,瘦西湖景区所在的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4年,瘦西湖景区所在的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遗产点。



历史沿革


明代
明代,由于大运河的整修,扬州重新成为南北交通的要道及两淮地区盐业的集散地,瘦西湖由于年长日久,湖心淤塞,盐商便出资疏浚,并在东西两岸又建造了部分园林,湖上名桥——红桥(即今大虹桥)就建于此时。明末富商贵族们纷纷在沿河两岸,不惜重金聘请造园名家擘画经营,充分利用瘦西湖长河如绳的水系,相形度势,打造了其“领略不尽,玩味无穷”的园林意境。 [1] [16]
清代
清初,这是瘦西湖园林整体发展的前期。在这一阶段,瘦西湖附近开始了有意识的园林造景,但由于规模不大,范围相对分散,瘦西湖园林主要还是自然景观,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整体景观效果。 [1]瘦西湖园林大规模建造是在乾隆时期,许多瘦西湖园林的景观都是这一阶段的产物。乾隆年间清高宗南巡,随着扬州的盐业兴盛,地方的绅商们争宠于环工,为了能一邀乾隆帝“御赏”为荣,“三十里楼台”应运而生,园林建造争奇斗艳,标新立异。《扬州画舫录》中记载“家家住青翠城堙”、“处处是烟波楼台”的壮观景象,瘦西湖园林景观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时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瘦西湖本身也随之一跃成为扬州园林最具代表性的区域。 [1]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后,扬州盐业衰退,湖上园林也逐渐萧条荒废。此后这里又经历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战乱,残破不堪,光绪年间恢复了一小部分五亭桥,小金山。 [17]
近代
随着交通失利,扬州最终失去了优越的交通地位,经济萧条,加上战争的破坏,瘦西湖园林在此阶段曾一度受到重创。但由于瘦西湖在扬州城市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阶段瘦西湖园林的建设依然是朝前发展着,虽屡次受到破坏,却也在不断的整修和复建原有景观,并且新增景观。民国九年(1920年),乡绅陈臣朔在五亭桥东侧建凫庄。 [1] [17]
现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瘦西湖园林开始全面复修,在保留原有古典园林景观特色的同时又考虑现代人对景观功能的需求,适当地增加了一些功能性建筑和相关设施。1980年,瘦西湖恢复了二十四桥、熙春台、卷石洞天等景点。2007年,瘦西湖恢复四桥烟雨、石壁流淙等景点。2013年12月,扬州瘦西湖隧道顺利贯通。

地理环境


瘦西湖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变化。 [18]
水文特征
瘦西湖是从清代扬州城北垣绵延至蜀冈的狭长水体,水上面积700亩 [19],总长约4.5千米,宽度约13—116米,由隋唐大运河水系和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时代的城壕连缀而成的带状湖泊 [20],属于典型的小型浅水湖泊。瘦西湖上游源水来自京杭大运河、古运河,河道水质一般。瘦西湖原河道淤泥堆积厚度普遍在0.5—1米,河道两侧坡地常年雨水冲刷,水土流失严重,湖区底部淤泥堆积。2020年12月11日,瘦西湖对湖区进行了为期近4个月的全面清淤疏浚,清淤后的瘦西湖主航道拓宽至12米。 [21]
景区布局
瘦西湖景区的景点有园中园和散列式两种,对于园中园,一般取内向性布局形式,如白塔晴云、静香书屋。一般讲,要求地形条件有一定的宽度,方可经营布置。而瘦西湖北区地形细长,故直接把建筑置于水边,取扩张离散的外向布局形式,使建筑的主立面面对水面,明显与中国民居座北朝南的格局不同,从而更加突出了湖上园林的特点。为了增强虚实对比的强度,尽量使建筑靠近水边,以便产生清晰完整的倒影,如清妍室、香雪亭,台基从水中升起,建筑似浮于水面之上。瘦西湖景区的景点一向在河曲处形成较大的规模,如小金山、熙春台、望春楼等。沿河岸的建筑多数以长条形为主,建筑组合也以纵向排列为主,这样和整个景区的地形及河岸线的走向一致。

主要景点


瘦西湖景区主要景点
景点名称
景点介绍
景点图片
莲花桥
莲花桥,又称五亭桥,位于白塔以北,横亘瘦西湖南北两岸,形状象一朵盛开的莲花。桥墩以青石砌筑,桥墩下共开十五券洞,从东西两立面观之,每面各有五洞,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清代《平山堂图志》记载:“桥上置五亭,下列四翼,洞正侧凡十有五,月满时每洞各衔一月,金色滉漾,卓然殊观”,正是桥墩的别致造型带来的独特审美体验。莲花桥造型独特,桥墩与桥亭变化丰富,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中颇具审美特征的优秀作品,曾被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中国最秀美的桥”。
 

 

白塔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两淮盐总江春集资仿北京北海白塔,就旧塔基建造。塔高30余米,塔基为砖石雕花方形,上为塔身,呈古梅瓶状,顶盖覆以华盖,正中竖葫芦形铜顶。著名建筑家陈从周在《园林谈丛》中曾将北海塔和扬州的搭进行对比,说:“然比例秀匀,玉立亭亭,晴云临水,有别于北海塔的厚重工稳。”可以说,扬州的白塔,具有兼容并包的个性,集南北风格于一体,既借鉴了北海塔的特点,也融入了江南建筑特有的气质。
 

 

锦镜阁
锦镜阁是根据李斗《扬州画舫录》中所述锦镜阁重建的一座桥和楼阁合为一体的水阁,三开间飞檐重楼,形如品字,跨越一小河(夹河)之上,左右两间横跨两岸,中间空着,可通小船,行人过河时必须从楼梯上第二层楼如过桥一般,然后从另一边下楼梯到对岸。锦镜阁现为水泥和木材混合建筑。
 

熙春台
熙春台在瘦西湖西段,莲花桥至平山堂的水道转折处,原是乾隆皇帝为母亲祝寿而建,时人称之中国“湖上台榭第一”。复建后的建筑瓦顶全用绿琉璃筒瓦,与远处五亭桥的黄瓦朱栋,白塔的玉体金顶相映成趣,体现了皇家园林富丽堂皇的宏大气派。作为一处建于水边的台榭建筑,也是瘦西湖文化景观中的一处观赏月亮的景点。
 

 

望春楼
望春楼是江南园林的风格,建筑规模从属于熙春台,色调显得清心淡雅,体现了南方之秀。望春楼下层南北两间分别为水院、山庭,将山水景色引入室内。卸去楼上的门窗就变成了露台,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
 

徐园
(桃花坞)
桃花坞位于瘦西湖长堤最北端,北与小金山隔水相对,背倚土阜,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园西南土阜上遍植桃花,当春季花期,红白相间,清香袭人,成为瘦西湖沿岸独特的景观构成。李斗称赞扬州北郊“红桃花以西岸桃花坞为胜”。文献记载,该园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先后为副使道前嘉兴通判黄为荃、仪征盐商郑钟山所得。园中主要建筑有疏峰馆、澄鲜阁、蒸霞堂等,植被以桃、竹、荷为主,以桃花最著名。桃花坞现存园林建筑为民国初年的遗存。民国四年(1915年),为纪念军阀徐宝山,乡人在桃花坞旧址上按照传统工艺修复了疏峰馆、听鹂馆、春草池塘吟榭等建筑,改称“徐园”。
 

 

长堤春柳
长堤春柳又称“柳堤”、“隋堤柳”,起始于虹桥西岸,沿堤岸遍植柳树、桃花,形成狭长的带状景观,堤边如图画般展开的楼台、花草、湖水,迤逦至桃花坞。它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民国四年(1915年)复建,是瘦西湖文化景观的渲染之篇。长堤上有亭,不在二分之一处,而在三分之一处,是在黄金分割律启示下选择的亭址。
 

虹桥揽胜
大虹桥为三孔拱桥,此处的景观被称为虹桥揽胜、虹桥修禊,是清乾隆二十四景之一。大虹桥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因围以红栏,又故名“红桥”,清乾隆元年(1736年)改建为石桥,形似“彩虹卧波”。众多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了足迹和诗文,其中著名的有曹寅、孔尚任、郑板桥、卢雅雨。
 

 

石壁流淙
石壁流淙又称水竹居,位于望春楼以北的湖东岸,北接锦泉花屿,是奉宸苑卿、歙县盐商徐士业所建私家园林。始建于乾隆年间,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皇帝赐名“水竹居”,并赐联、额。《平山堂图志》《扬州画舫录》等历史文献记载,园中有两景——小方壶与石壁流淙。今石壁流淙部分保留了原景中有“夹河”的地形特征。1991年和2007年,分别于遗址南部及东北侧复建静香书屋和石壁流淙两组园林建筑群,其建筑名称均与文献记载相符。复建后的景观以黄石叠为假山,引水由石隙泻于池中,基本延续了石壁流淙一景“以水石胜”的景观特征。
 

凫庄
凫庄位于莲花桥东南侧湖屿之上,由晚清扬州书画家陈重庆之子、扬州乡绅陈臣朔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因在岛屿之上,形似野鸭浮水,而名凫庄。构景以小取胜,细巧玲珑,亭、榭、廊、阁形制多样,水榭滨水、廊成曲尺,山池木石各自配置得当,构成了勾心斗角、清雅宜人的优美景观。
 

西园曲水
西园曲水旧时为西园茶肆,地处瘦西湖和南湖水以及北城河水交汇的地方,水势曲折,因地理位置而得名。这里以水取胜,水中有岛,岛外有桥,流水淙淙,沿水一路有明清两代的建筑特色。
 

 

四桥烟雨
四桥烟雨位于瘦西湖水体转折处,在梅岭春深以东、净香园以北。北有长春桥,西有莲花桥,南有虹桥、春波桥,四桥景色汇入一园,故称四桥烟雨。在烟雨濛濛之际,登“四桥烟雨”楼远眺,可见颜色、造型各不相同的四座桥,笼罩在雨丝烟雾之中,忽隐忽现,如彩虹一般。
 

 

小金山
小金山,又名“梅岭春深”,在五亭桥以东、虹桥以北的水面转折处。瘦西湖一带地势平坦。小金山在此积土为山,成为湖区自然地势的制高点。现存建筑有关帝庙、湖上草堂、绿荫馆、琴室、棋室、月观、风亭等,另有沟通岛屿南北两岸的小虹桥、玉板桥。这里是一处集湖、岛、屿、桥、古建筑为一体的园林建筑群落。岛上建筑多背山面水,高低错落,既具良好的景观效果,又是较佳的观景点。朱自清称小金山“望水最好,看月也不错”。
 

 

钓鱼台
吹台又名“钓鱼台”,始建于南朝刘宋年间,由扬州大盐商程志铨复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前后。亭上覆青瓦,重檐翘角,周边为黄墙,亭东壁通敞,其余三壁开月洞门。自东向前观看,莲花桥、白塔恰好分别框入西、南两侧月洞门中,与桥、塔倒映相配合,互为因借,构成一处较佳的景观。
 

 

静香书屋
静香书屋,曾是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金农的画室,近年重建。匾额上四个大字乃集扬州八怪之一金农先生的墨迹而成,字体方整朴拙,笔力雄劲。院落里,凿池堆山,架桥构屋,曲廊逶迤,小径通幽。“静香书屋”周围植梅花上百株,院中种植腊梅、春梅;书屋、家具、栏杆上雕着梅花,静香书屋的院门造型也是梅花。
 

月观
扬州的赏月的地方多,月观就是其中之一。“月观”坐西朝东,前临开阔的湖面,每当皓月东升,凭栏而立,天上水中的两个月亮交相辉映,可以让人体会到“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的意境。月观中的海梅家具也具有相应的特点,雕刻的内容都和赏月有关。莲花、鸳鸯、荷叶,藕节雕刻的自然生动,是扬州木雕工艺的代表作品。
 

  • 长江三峡名轮旅游订票官网|企业官方网站
  • 联系我们 / CONTACT US
  • 7X24th 值班电话
    Mobile:13699424669
  • 财富热线
    Tel:028-85214340
  • 在线咨询
    QQ:75816392
  • 长江三峡名轮旅游订票官网办公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万兴路477号